发布时间:
2024-11-08
二是高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明显回升◆◆◆★★★。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较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典型产品保持较高增速。太阳能电池增长20★◆.1%◆■★★◆◆;与光伏相关的多晶硅、单晶硅增速高达50%以上;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同时,我部联合六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支持企业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培育制造业绿色融合新业态。我们将大力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产品供给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孕育新动能。谢谢!
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AG手机版官方登录、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狠抓落实,靠前发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2024年一季度总的呈现这么一个特点★◆■◆◆★: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总体实现良好开局。具体体现在: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信息通信业稳步发展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四个方面。
第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较2023年全年提高1.5个百分点★★◆。电子、化工、汽车等重点行业增长带动作用明显,工业大省大市发挥了挑大梁作用。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2%,实现了自去年8月份以来的连续增长。市场预期向好。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长达13.4%◆★◆◆■,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到景气区间,达到了50★◆◆★◆.8%■■。一季度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可以说多要素赋能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扎实推进稳增长、转方式、增动能、化风险,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是加快突破人工智能基础关键技术■★★★◆◆,夯实应用赋能的底座。围绕算法■◆★★■、算力等大模型底层技术■◆★★★,加快推动智能芯片、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础性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突破,加快智能物联终端和工业云部署,提升面向制造业的算力供给运营管理能力,引导生态型企业加快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通用大模型,培育面向制造业场景的行业大模型,构建高水平工业数据库,激发工业数据要素价值。
我们相信◆■◆■★,低空经济是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来一定会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一定能够更好地造福百姓★■,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我部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加快创新突破,当好技术产业的引领者。关键技术加快突破,完成高中低频段全覆盖5G轻量化商用验证■■★◆◆,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发性能指标不断提升,量子纠错试验验证取得突破。产业实力在稳步提升。一季度,我国手机尤其是5G手机出货量达到5643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7%◆■★◆★。应该说,这反映高端或者智能5G手机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达到了83.7%的占比◆■■★。
一是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行业保持稳定增长。31个省份中28个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湖北等9个工业大省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个工业大市中,深圳★■◆、苏州、合肥★◆◆◆◆★、南通、台州、东莞等工业大市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大省、工业大市发挥挑大梁作用。重点行业运行平稳向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电子、汽车等3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较去年扩大2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7.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发挥了装备支撑和增长带动作用。消费品制造业生产明显改善。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4.2%,扭转了2022年4月份以来低迷态势。原材料制造业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7.5%,其中有色★★■、化工等行业增速超过整体工业水平■■★◆。
我们今年刚好在推进大规模工业设备更新■■◆◆★■,我们也抓住这个机遇,体系化推进智能制造应用探索◆◆★■■■、科技攻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适度超前,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到364.7万个,5G用户普及率也超过60%,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端口达到2456万个◆★◆■■◆,全球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链路正式商用◆★◆★◆。大家都知道★★,现在全球传输速度最快或者速率最高的就是400G◆★■◆■★,我们现在开通了400G的链路,进行了商用,从而更好地支撑算力和数据要素跨主体、跨类型、跨地域高效互联互通。
一是强化应用牵引■■◆。深入推进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智慧园区,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典型标杆,支持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基于成熟技术、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目标是到2025年,7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备受关注。请问■◆■,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制度,推动行业监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纵深推进行风纠风工作★★■★■■,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开放电信市场■◆★◆,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AG手机版官方登录。谢谢。
五是合作宽★◆■,互利共赢持续走深走实★■。深度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开展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世界各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6G★★◆、下一代互联网、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研发应用。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智能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建设■■◆■◆,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推动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引导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技术设施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比如★◆,加快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机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聚焦“双碳■★◆■◆■”目标下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谋划布局好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未来产业◆★★。
三是健全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布局5G、算力、移动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特别是要加强评估评价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下一步,工信部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进一步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一是夯基础。我们还是要把基础打牢打实,加快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二是抓创新。我们认为创新是根本★◆■■,推动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融合,加快5G演进。大家知道■■★■◆,5G现在正在向5GA或者5.5G演进★◆,加快6G、万兆光网研发力度。三是强应用。加速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持续加快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四是优监管。加快出台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意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更好地为经营主体服务。五是保安全。加强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提升行业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谢谢!
目标是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中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进一步营造好中试发展生态★■◆,更好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二是完善供给支撑★◆★◆■。我们要谋划布局智能制造领域的相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强智能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产品◆★■、软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开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到2025年培育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更好地推动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
四是强化标准支撑。加快建立贯穿低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运行支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标准体系,联合有关部门推动建设第三方检测认证体系。
三是健全中试发展生态。创新发展中试产业,培育优质企业■★。扩大精密测量仪器■◆、高端试验设备、设计仿真软件等产品供给,推动中试平台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另外,我们强化标准支撑引领◆■★★◆,建立健全中试标准体系■■,并发布一批关键标准,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和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支持地方制定中试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中试平台给予资金■◆■、人才、金融等多方面支持。
三是增强技术贯通。充分利用好◆◆■、发挥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等使能技术,加速低空智联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为构建未来低空安全高效运行体系提供坚实支撑。我们有了装备★■◆、网络技术■■,再加上场景牵引,就能很好发展◆■◆★◆★。
一是加大技术攻关◆■◆◆★★。我们要发展智能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产品■■★◆、软件系统,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技术攻关。同时■■,加强工艺数字化★◆◆★、装备智能化、质量检测◆■◆★、供应链协同等方面的工艺■■、装备、软件成组连线的创新突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以上。
一是规模大,行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底,备案网站数超过380万■◆■,网民规模达到10◆★★◆■◆.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今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2463亿元,同比增长7.6%,利润总额达到169◆■.7亿元,同比增长6.5%。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近10万亿元◆★■,其中9家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是加强引领示范。联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连续三年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刚才我讲到★★■★,培育了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进行经济数据发布,我们邀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先生◆■◆,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女士。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您的提问■■■。1994年4月20日■★,我国开通首条64K的国际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国际互联网的第77个成员,这一晃30年了,后天4月20日就是这一历史时刻30周年的纪念日。30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加速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就是规模大、基础强★★★◆、应用广、环境优、合作宽。具体来说:
四是有效构建算力产业生态◆■。组织开展国家新型算力中心典型案例遴选■■◆,加大产业标杆引领作用。征集算力应用创新项目超过5000个,覆盖金融■◆■◆■、交通、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指导成立算力产业发展方阵■■★★,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更好促进融通协同发展★★★■◆■,让算力中心实现更好的发展■◆。
当前◆■★★◆■,大家都很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离不开中试平台的支持。请问,工信部在以中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方面将有哪些部署◆◆★◆■★?
为了更好地推动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发展,今年年初■★◆★◆,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着力增强中试支撑保障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相关工作★★■■★:
三是加快推进算力资源调度。加强算间互联关键技术攻关,研发算网云调度系统,建立算力标识体系,完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规范。强化网间互联数据传输效能★■■◆■,升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骨干直联点功能,提升算力接入网络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发展信心,坚定创新信心,坚定开放信心◆★★,坚持开门发展制造业,坚持开放合作创未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以赴抓好工业稳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绿色技术等助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加大技术改造,推进中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中试服务平台体系。特别是我们支持建设综合性、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搭建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带动产品研发设计和验证试验,加快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加强技术研发转化,开放试验能力◆■★◆★、试验场地和研究成果。
三是健全完善支撑体系,培育壮大产业生态★★◆■。加强标准引领,建立健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体系,优化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等,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强化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建设,健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安全保障和国际合作等机制◆◆。谢谢★◆■■!
二是增强解决方案供给。要发展智能制造,特别是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要有一批服务供应商。我们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系统方案供应商超过150家,像钢铁■◆、石化、锂电池这些领域系统集成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混线柔性生产、加工检测一体化、高精高可靠装配等解决方案也取得重大突破,赋能企业数量超过3400余家。
大家知道,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先进飞行器,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信息化、网络化、通信这些方面的支撑■■,通用航空制造业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装备支撑,信息通信网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支撑。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已经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1000款。2023年,我国交付民用无人机超过317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产值超过510亿元,同比增长近60%。下一步,为了发展好低空经济,特别是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新引擎。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信息通信业技术快速发展,实实在在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请问,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工作重点将在哪些方面?谢谢。
二是加强应用牵引。聚焦应用场景,有的是物流,有的是救援,有的是运输,不同的场景,以产业生态链构建为导向,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积极培育低空经济领域高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围绕创新链布局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链,真正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发展低空经济。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您的提问。大家知道,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技术和主线,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我们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就是要实现优质、高效★★、绿色◆◆、安全的制造产品。同时★★,在发展智能制造过程中■■,会进一步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围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二是基础强■◆★,网络设施实现全球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全面完成,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全球第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互联架构加速形成,网络服务质量加快迈向世界一流◆★★■◆★。
一是提升中试验证能力。只有能力提升了,创新成果转化水平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实施制造业中试能力提升工程,科学规划重点行业的先进中试能力建设★◆★★,在石化■★、化工■★◆◆■、冶金等流程型制造业◆■,以及装备、汽车■◆■★、电子等离散型制造业◆◆◆★■,支持布局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的重大中试项目★★■◆。同时,我们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将中试验证和研发生产一体化谋划◆★◆★◆■,形成行业完整中试能力,推动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
第三,信息通信业稳步发展。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双千兆”网络部署稳步推进,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5G用户普及率突破60%,千兆城市达到207个,引导构建梯次算力基础设施架构。信息技术赋能效应不断放大。5G应用在制造业质量检测、矿业生产等领域规模推广★◆■◆■;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形成了200余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标杆。服务民生水平有效提升。持续开展APP治理◆■◆★,有力有效维护用户权益★■★,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优秀案例示范推广。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园区、重点行业全面实施新一轮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提升产业竞争力。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正如您所说,低空经济当前热度比较高◆★★,像江苏、山东◆■◆★■、深圳等省市都出台了相关的低空经济发展政策。低空经济是典型的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特点。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印发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加快实现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商业应用,推动“低空+物流配送”、“低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应急救援”等规模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关于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部署安排,以锻造产业绿色竞争新优势为主线,打造一批绿色制造标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
四是加强标准制定。联合国标委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累计发布国家标准408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8项,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请问,工信部如何具体推动落实?当前我国算力产业发展情况如何★★?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谢谢。
第二■★★★,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实现好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可以说,高端化发展取得新突破■★★■◆◆。统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扎实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智能化水平取得新提升★◆■◆★。加快推进四个融合——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目前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央地协同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全国已建成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绿色化发展取得新成效◆■★。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化、低碳化持续优化,氢能、新型储能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31%,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继续下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4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今年是我国正式进入国际互联网30年,请介绍一下,过去30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哪些亮点成效★■■■★?后续还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互联网发展?
四是环境优◆■★◆■★,行业生态秩序不断完善■■★■★。新型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企业经营合规性、行业生态开放性和安全保障稳健性明显提升◆◆。惠民利企的行业综合服务体系在逐步完善★■★◆,用户权益保护切实得到加强。
今年一季度以来,工业经济恢复进一步加快,请问如何看待当前工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第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出了四个强化——强化对企服务■◆★★■,强化创新主体,强化产融对接,强化开放发展。在强化对企服务方面■■,组织开展★■■◆★“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扎实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解决账款拖欠问题长效机制。深入落实各项惠企政策,部署了今年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任务,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在强化创新主体方面★★■■◆★,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真正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发展动能★◆■。在强化产融对接方面,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助企融资累计达到7800多亿元★★◆★。在强化开放发展方面,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进一步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深化与各国企业互利合作。
在绿色制造方面,标杆引领作用不断显现。目前,在国家层面已经累计培育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培育绿色制造专业化服务机构500余家。
当前,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备受社会关注。请问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考虑?谢谢。
二是加快制造业关键环节、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智能化升级。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融合应用,大幅提升研发、中试、生产◆◆■■◆◆、服务、管理等环节智能化水平。面向对国民经济影响大■★◆◆■◆、带动力强、数字化基础好的重点行业★■★■★■,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加强供需对接、标准宣贯、应用推广,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化升级,提升高端装备★★■◆、关键软件■■★、智能终端等重点产品和装备智能化水平■■。
三是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持续累积■■◆■,工业经济发展空间大、信心足、动力强。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有支撑,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同比增长0.8%◆★■★◆,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6%,家电类商品消费同比增长5.8%,特别是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释放市场空间。经营主体有信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增长,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9%★■■,根据一季度我部对3.6万家重点企业调查问卷显示,76%的企业预计其产值二季度将增长或持平。发展动力有源泉★★★◆■■,截至2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较上年底增加1■■■■.9万户★◆■,达到50★◆.1万户。178个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引领示范取得很好成效,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引领重点行业和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加快装备创新。因为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低空装备■■★★,就是围绕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新型通用航空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包括电池■◆■■★、电机等应用到航空工业的关键技术创新,构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低成本、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的低空装备产品体系◆■◆。
在能源资源利用方面,产品能效显著提升。我国钢铁、原铝、水泥熟料等行业单位产品能效取得较大提升,用能结构持续优化,在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广了一批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
可以说,算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在算力布局、智算供给、效率提升、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我们了解到,工信部等四部门刚刚发布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请问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有什么考虑和部署?谢谢。
深化应用赋能,当好数实融合的推动者。行业应用方面,5G应用已经融入到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在工业■★◆、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领域规模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应用赋能向核心控制环节加速拓展■◆■。原来主要在外围环节,现在逐步向控制环节或者核心环节进一步加速拓展◆★。在个人应用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聊天机器人AG手机版官方登录、智能搜索、文本生成等应用中也在广泛推广普及★◆◆■■■。一季度,移动互联网流量同比增长14.3%■■◆。
一是积极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加快落实《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计算◆■★、网络★■■◆◆、存储和应用协同发展★◆,引导构建全国枢纽、区域中心、本地边缘协同发展的梯次算力基础设施架构。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30EFLOPS■★★★◆■,就是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谢谢您的提问。刚才,我已经介绍了,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为8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值,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总体实现良好开局★■■◆。就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我再补充介绍三个方面内容。
在产品结构方面,绿色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先进制造业比重持续提升★★■★■■,绿色装备和产品供给进一步增强。例如,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市场占有率已达31.1%。
三是应用广,融合赋能作用充分彰显。在生活领域■◆★,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网约车等应用蓬勃发展◆◆,拓展了数字生活新空间。在生产领域,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
二是着力夯实算力发展基础。优化算力结构,推动算力资源多元化供给,逐步提升智能算力比例,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发展需求。截至2023年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了70EFLOPS★★,就是每秒7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增速超过70%。推动基础电信企业规划建设超过180条“东数西算◆■■★”的干线光缆,骨干网互联带宽扩容到40T■★◆■■★,全国算力枢纽节点20ms时延圈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们经常说,科技成果转化难。成果的成熟度、先进性决定了我们的转化水平,通过中试验证可以提高成果的成熟度,有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加快加速科技创新。中试就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中试验证■★★◆■,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实现稳定批量生产■■,加快创新产品产业化步伐。
下一步★◆,我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要求★◆★,充分发挥我国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强化普惠共享,当好民生服务的守护者。电信普遍服务稳步推进,截至去年底◆◆★◆■,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6%,城乡差距持续缩小■★■■★★。适老化产品服务更加贴心可及,5G视频客服■■★■■★、★★■“挥一挥”验证码等新场景持续涌现,并在逐步实现。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加大◆★◆★■,以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为引领持续保障,全力维护用户合法权益■■★■,一季度我们共拦截诈骗电线亿次◆★■。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工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应该说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达到4437亿元,同比增长4.5%,总体保持稳步增长,为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开局。有以下几个方面◆■: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相关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政策引导,扎实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算力应用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是坚持数实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一是统筹算力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深化算力基础设施统筹监测■★★,引导东西部算力协同发展。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持续完善算力集群到主要城市的直连网络,增强算力网络接入能力。推动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互通★★■■,提升算力利用效率。二是加强智算引领,优化算力结构■■★■◆。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计算架构和软件生态建设,加速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鼓励各方主体探索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运营新模式,包括多方协同机制■★■◆■■,更好地把智能算力方面用得更好。三是激发算力需求,完善算力服务。研究建立公共算力服务监督管理体系,组织算力服务调度和运行安全监测评估,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算力服务企业,打造全国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不断优化算力网络产品和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用算成本,提升算力普惠易用水平。
在新动能培育方面◆■,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发展。在工业领域,氢能、新型储能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首个万吨级绿氢产业化示范项目已经建成投产◆■★■,钢铁行业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已经点火运行。
我们注意到,近期工信部密集出台了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何安排?谢谢。
上一页
相关资讯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6